今天是
首页 > 领导政务 >正文
临渭区政府2023年工作回顾(组图)
发布时间:2024-02-21 来源: 陕西网 浏览:269
【字体:

临渭区政府2023年工作回顾(组图)

2月21日,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开幕。记者 许艾学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罗娜 许艾学)2月21日,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开幕。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菊峰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和务实苦干,以主题教育为动力,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聚焦聚力“三个年”“活动,高效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顶压前行,在抢抓机遇中真抓实干,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的发展答卷,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临渭区政府主动作为、负重拼搏,经济运行质速并进。全区生产总值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7.5%,达到43878 元和17648元。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居全市第一,高出年初计划12.5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一年来,临渭区政府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产业基础积势蓄能。二期标准化厂房建成投用,5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证,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实现了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渭北排水(碱)工程恢复保护全面启动,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渭南葡萄产业园入选全省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出台支持银发产业24条政策措施,美好生活示范区被授予全国首批文旅康养基地,以银发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链日臻完善,市场竞争力更具优势。

一年来,临渭区政府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制约瓶颈有力破解。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实现降级,化解政府债务、清欠企业账款72.3亿元,获评全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先进区。中医医院搬迁投用,渭桥路上跨铁路桥开工建设。44个小区完成首次登记,5726套公租房交付使用,938户回迁群众搬入新居。“保交楼”完成全年任务,物业服务“一费制”实现全覆盖。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攻克了一项项难题,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

一年来,临渭区政府解放思想、追赶超越,争先创优亮点纷呈。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现场会,荣获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年初80项争先创优事项完成68项,高标准农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临渭区政府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以“点上突破”带动“满盘皆活”。

2023年,全区上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全力拼抢、加速赶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聚力扩投资稳增长,大盘支撑更加牢固。2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8亿元,其中4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5亿元,康复康养中心等51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塬区水源地及水系连通等117个项目进展顺利。抢抓中省稳增长政策机遇,策划储备重大项目206个,争取中省各类资金34.4亿元,位居全市前列。编制投资指南和招商地图,成功举办“银色浪漫·美好临渭”等投资优势推介活动,筑青健康生物医药等16个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5亿元。精心筹办渭南·华山轮滑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新增“五上企业”29户、全市第1。农村电商直播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壹山窑”入列国家乙级民宿,“石灰窑”获评“陕西好商标”,被授予全省“陕菜美食地标示范区”。

聚力提品质增魅力,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质量编制。打通城市断头路9条,渭河大街中段、车雷大街中段建成通车。生态园林城市通过省级验收,车雷公园(一期)建成开园,新建街头公园8个。93个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推进,东府景园小区获评全省“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全民携手共创全国文明城,提升改造背街小巷6条,拆除违建2.7万平方米,新增充电桩512个、停车位4500个,便民小市场、餐饮手推车让城市更有温度。全面落实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实现“双提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7%。下邽镇入选全国首批产业强镇,“龙珠异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裕美葡萄、赤水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入围全国500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80个,改造农村厕所1.2万户,提升农村道路150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94%以上。阳郭镇灵阳村、下邽镇城南村荣获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聚力优环境守底线,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146处污染源全面纳入管控,全年优良天数增加3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6%。秦岭生态修复、沋河中游河道治理工程完工,治理水土流失36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万亩,创建森林镇村6个,国土绿化项目获评全省“优秀示范工程”。编制“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沋河张家庄断面水质优于国家考核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黄河流域警示片、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秦岭交叉检查反馈问题扎实整改。

聚力抓创新促改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九大领域98 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4个超大城市社区全部调整到位,杜桥办荣获省级“五社联动”试点工作优秀单位,阳郭镇获评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瑞梦印务等7户企业入列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优耐特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项成果荣获全省科技进步奖。创建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交斜镇小微企业园获评“省级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77项,推出高频事项“码上查”144个,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最快4小时。减税降费、退税缓费3.9亿元,新增市场主体9234户。行政审批局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单位”,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聚力惠民生办实事,民生福祉更加厚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1%。城镇新增就业7085人,零工驿站建设被陕西新闻联播报道,人社局获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成效突出单位。第一幼儿园建成投用,渭南小学完成改扩建,新增学位3480个,“三名+”改革、教研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渭南小学郗莉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名校长培养对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两连涨”,慢性病门诊用药保障达到全覆盖。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通过省级评审,第一医院、妇计中心完成提升改造,新增床位630张。中心敬老院建成运营,适老化改造完成348户,杜桥街道中心广场社区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入围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序列,“四季村晚”成为全国示范点,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示范区,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故市镇东屯村入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蔺店镇蒲阳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站南街道高田社区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聚力赋动能提效能,自身建设更加过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坚持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59件,办复率100%。“八五”普法通过中期评估,行政复议工作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黄丝带帮教”受到全国表彰。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73个项目核减投资9384万元。“三公”经费下降5%。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和不正之风。出台政府督查办法,清单式管理抓执行,闭环式运行促落实,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

同时,统计、税务、消防、气象、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养老经办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总工会获评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先进集体,统计局荣获全省劳动力调查工作优秀单位,瑞泉中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解放办入选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涌现出了环卫工刘芳艳拾金不昧等一批好人典型,120余名临渭籍士兵立功受奖等。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临渭区委书记李曙升出席会议。记者 许艾学摄

临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银仓主持会议。记者 许艾学摄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菊峰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许艾学摄

临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峰刚作渭南市临渭区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报告。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记者 许艾学摄